当前位置: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十四周年发布会在杭举行

编辑:CSWF01 来源:本站 发布:2025-05-19 浏览:879人


14年,足以让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让涓涓细流汇成奔涌江河。

自2011年在贵州黔西沙坝小学开出第一顿免费午餐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已募捐超12亿元,累计为全国1800余所学校、44万余名乡村儿童提供了热腾腾的饭菜。

这些暖心数据的背后,是向善而行的身影一直在路上:翻山越岭的志愿者,在灶台前忙碌的厨师,在乡村坚守的老师,还有无数给予支持的公益平台、企业与县域伙伴……免费午餐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爱心和信任。

5月17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以下简称“免费午餐”)在杭州举办十四周年发布会,回顾一路走来的温暖历程,展望未来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新篇章。来自政府、公益平台、爱心业、县域合作方及媒体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公益盛事。发布会全程通过新浪微博、抖音、淘宝等平台直播,吸引超百万网友在线参与讨论。

 

 

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詹成付,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肖顺琛,杭州市富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祝燕青致辞。同时,免费午餐2024年度项目财报发布,参会嘉宾就公益透明公开合规、“大树老师”链接乡村资源等话题展开讨论,共话“多方联动、合力共为”的公益帮扶未来。


多方协作深化,共筑信任基石

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千万人的力所能及,正是免费午餐14年来的写照。

 

免费午餐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2024年项目筹款总额达到1.19亿元,已惠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830所学校,共计44万学生吃上了热腾腾的免费午餐。

公益生长的土壤需要坚守的信仰灌溉,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作为免费午餐的坚实后盾,始终以专业和公信力引领项目发展。

自2011年发起至今,免费午餐已从解决乡村儿童“一顿热饭”的初心,发展为覆盖教育支持、资源链接等多维度的综合性公益平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詹成付强调,“免费午餐的成功离不开坚守慈善宗旨不动摇,坚持以慈善精神追求慈善创新,坚持以开放包容吸纳各类资源,坚持建设高素质公益执行团队,坚持透明公开、合法合规切实监督,使得免费午餐成为民心工程、暖心工程、良心工程。”

 

14年来,项目通过“网络捐赠公示、微博巡查、突击稽核”等机制,建立“一校一档”小程序,及时更新各类款项收支、孩子用餐情况,确保每一分善款流向公开可查,让每一份爱都有回响。

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翁江小学教师余启贵为例,他十年如一日将孩子们午餐使用明细发在微博上:鸡蛋0.85公斤,11.5元;麻鸭肉1.5公斤,49.2元……近3000条账本动态,社会各界力量一起参与开餐监督,保证学校免费午餐项目每一分钱都公开透明。

“让每一个乡镇的孩子都有一份午餐,膳食均衡、好好吃饭,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愿景。”免费午餐基金创始发起人邓飞表示,每一份午餐背后,都是无数捐赠人、志愿者、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免费午餐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上成效显著,公益项目落地实现了“教育帮扶”到“资源共建”的升级。例如,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通过免费午餐链接绘本、教具等资源,助力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参与到免费午餐项目的捐步、“大树学校计划”等系列活动,链接资源,带动10余个与之关联的社会帮扶项目进入自贡。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协主席肖顺琛分享了免费午餐走进玉树的实践成果:全州免费午餐项目累计开餐幼儿园87所,6421名学前师生吃上了飘香四溢的午餐。“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无数爱心的汇聚,是全社会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我们将以免费午餐为纽带,推动公益事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孩子受益。”


杭州政企联动,科技赋能公益

14年前,免费午餐的第一声呼唤通过微博传向四方;14年后,这份爱已化作跨越屏幕的澎湃浪潮。从一个人的呼吁,到亿万人次的指尖接力,互联网平台用技术打破了公益的边界,让“人人可参与、随手即公益”的理想照进现实。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指出,公益的生命力源于信任,科技则是信任的守护者,“‘免费午餐’建立的网络公示、突击稽核机制,就与支付宝的‘指尖公益’透明账本相得益彰,很好地让公益融入生活,还以互联网平台的公示行动,保障了善款的透明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捐赠来源中,来自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占比超90%,免费午餐的爱心窗口遍布各大互联网平台。其中,支付宝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和腾讯公益平台、新浪微公益等平台,成为免费午餐基金重要的捐赠来源。

 作为免费午餐的“第二故乡”,杭州以开放包容的公益创新生态和科技基因,为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持。杭州市富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祝燕青提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推动公益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自免费午餐团队2018年落地富阳以来,花开岭公益基地成为全国公益资源的枢纽,“7年间花开岭的变化有目共睹,一幢幢木屋拔地而起,道路、水源、资金等建设问题相继得到解决,这片原本荒芜小山坳逐渐变成了全国各地公益组织参与共创的大本营。”

阿里巴巴、支付宝等本地企业深度参与了公益生态构建。2024年,免费午餐通过支付宝公益平台筹款超5200万元,累计获得861万笔爱心捐赠;通过阿里巴巴公益“XIN益佰计划”,42万淘宝爱心商家汇聚超过7000万笔爱心捐赠。

阿里巴巴公益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实践,阿里巴巴将继续秉承‘天更蓝、心更暖’的愿景,不断探索创新模式,推动公益资源的精准投放与长效发展。”

如今,企业“以商养善、反哺社会”的责任担当,体现在越来越多科技向善的探索中——

尚网网络与免费午餐十年携手,为乡村学校提供稳定、安全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用技术手段为孩子们打开“梦想钥匙”;

 

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仿生手、仿生腿,正在帮助乡村肢体残疾人士走出家门,拥抱阳光。强脑科技副总裁单思聪提到“这不仅是技术的落地,更是善意的传递”……

 


公益是行动,也是爱的延续

发布会上,志愿者代表、老师、厨师、优秀学校代表致谢,他们中有人连续多年实地走访学校,有人用镜头记录孩子的笑容,有人号召千万网友参与月捐。

 

从“吃饱饭”到“上好学”,免费午餐的公益版图持续扩展。如何让知识成为孩子们的翅膀?如何让全球资源跨越山海,点亮乡村公益的星空?“大树学校计划”正试图给出答案:它是乡村教师的赋能平台,也是跨界资源的链接枢纽。

2024年 “大树学校计划”启动,通过培训乡村教师掌握短视频制作、资源链接等技能,推动学校成为“公益资源集散中心”,吸引本地和外地的教育、物资等资源进入到乡村,解决乡村孩子成长和学习中的需求。截至目前,免费午餐基金“大树老师”共计180位左右,23个驿站支持、20个学校和营养师结对,发布带免费午餐公益卡片视频超万条,累计播放量超3000万余次。

 

“我们希望在做好免费午餐项目开餐工作的同时,也能助力学校做好传播,进行资源链接和整合,让学校发展和孩子们健康成长,实现教育振兴和乡村振兴。”邓飞说。

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段湾小学校长余军分享道:“过去我们被动等待援助,现在能主动发声。一条视频就能让千里外的企业伸出援手,这是技术赋予乡村的力量。”

他认为,“大树学校计划”的实践重新定义了公益参与方式:“乡村教师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公益生态的共建者。”

公益不仅是捐赠,更是对未来的投资。免费午餐14年的历程证明,善意汇聚可成江海,协作创新方能致远。在政府、企业、公众的合力下,项目正从“解决温饱”迈向“赋能教育”,从“单向援助”升级为“多元共建”。

 

邓飞在演讲中表示,14年来,免费午餐初心未改,免费午餐未来的三个方向:“针对学校撤并后,设备完善的学校,将利用学校闲置设备、场地就地改造变成长辈食堂,目前已在山东东平试点成功;第二,针对开餐项目学校,进一步做实午餐,我们联合众多社会组织和项目进校,持续提升乡村儿童福利。第三,乡村孩子去哪里,我们跟着去哪里,将流动儿童纳入免费午餐支持中。”

用脚步丈量爱心,用奔跑传递温暖,5月18日,由潮新闻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杭州免午公益服务中心发起的2025“潮闻西湖 有爱就行”快乐公益跑活动活力开跑,近千名潮新闻用户、免费午餐捐赠者、志愿者和爱心市民齐聚一堂,从西湖天地出发,跑过柳浪闻莺的绿意,穿越雷峰塔的古韵,踏上苏堤的诗意,感受断桥的浪漫,勾勒出一个巨大的爱心轮廓。

 

 

这是一次健康生活的倡导,更是一场公益理念的传递,奔跑的汗水转化为乡村儿童的营养餐食,让诗意山水与人间大爱交相辉映。活动当天,潮新闻客户端进行同步直播,同时,参与者在潮新闻与免费午餐共同运营的“益起来公益”圈子,晒出自己捐赠的爱心步数。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48号中彩大厦8层

邮编编码:100053 传真:010-83481391

客服邮箱:info@cswef.org

版权所有 ©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0903706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21号

银行账户(需备注项目名称)

户 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账 号:3506 0188 0000 50322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东长安街支行

账 号:0200 3374 1900 0014 555

外币账户

户 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美 元:3506 1488 0000 02824

港 元:3506 1388 0000 00679